快递保价到底如何赔
面对大量发生的此类事件,快递公司相关保价条款又是如何规定的?
从保单保障标准上看,不少快递公司都在保价条款中建议消费者,价值在500元以上的应当投保,若货物价值过高,超过了快递公司单次保障金额(一般为3万元以内),则建议拆分寄送。
目前,韵达、圆通、中通、申通、达达、极兔均对货物保价上限、赔偿金额上限进行了限定,只有顺丰未明确对货物的保价上限做出限制。几乎所有快递公司都表示,货物损失后的赔偿金额,不会超过货物的实际损失金额,对于因货品丢失引发的连锁损失亦不做赔偿。
投保人在索赔时,除了提供货物发票、凭据等证明价值的材料外,快递公司也将基于材料评估最终赔偿标准。而这也是近期顺丰客服声称“不是保多少赔多少”的原因。
对于业内已约定俗成的相关规定,大多数时候消费者只能无奈接受。但也有网友表示,吸引消费者投保时并没有主动告知风险,出事了才“摊牌”,丢件事小,信誉丢失才是关键。
业内给出建议,既然乱象屡禁不止,就不能仅仅寄希望于通过行业自律解决问题。一方面,从制度设计层面,需进一步明确保价条件、保费标准、赔付细则的法律规定,杜绝快递企业随意拒保、擅自作保、赔付扯皮等情况出现;另一方面,快递保价赔付应当成为监管重点,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,对快递企业形成有效震慑,防止快递企业任性而为。
央媒:于情不顾、于理不合、于法不容
近年来,我国快递物流行业发展迅速,个别快递企业盲目追求业务规模,服务未及时跟上。一些公司急功近利的做法,造成了行业乱象。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直言,对一家以高质量服务著称的企业而言,保价赔偿争议可能导致企业陷入信任危机。顺丰自成立以来,以“快”著称,时效物流是其核心产品线,送的东西大多是文件、票据和高价消费品等。
《经济日报》评论中指出,近年来类似事件不时被媒体曝光。快递公司保价形同虚设,赔付标准任性而为,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,也对快递行业声誉造成不良影响。个别快递公司的做法,于情不顾、于理不合、于法不容。
于情来说,寄件人作为消费者,是快递公司的顾客,在服务环节出现任何问题,快递公司都应主动解决。对于企业来讲,令人满意的服务,应建立在良好的交互关系之上。也就是说,快递企业应解决服务环节中存在的痛点,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服务,给顾客带来良好体验。
于理来讲,寄件人只要支付费用寄出快递,就和快递公司达成了契约,快递公司有义务确保物品完好无缺,按时送达目的地,否则就须进行赔偿。并且,快递公司为了应对可能出现意外带来的损失,专门推出了保价服务,消费者额外支付了保价费,出现问题后理应获得约定的赔偿。快递公司拒不照价赔偿,是单方面违约行为。
于法而论,从法律和相关规定看,寄件人和快递公司权责清晰,并不存在模糊地带。《快递暂行条例》规定,快件丢失应当按照企业与寄件人约定的保价规则确定赔偿责任。邮政法规定,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或者全部损毁的,按照保价额赔偿。也就是说,快递公司既然出现违约,就需按照法律规定承担相应责任。
关键词 快递保价到底如何赔 快递保价翻车事件频发 快递企业增值服务 顺丰速运
上一页 1 2 下一页Copyright © 2001-2019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为 国际企业网 www.qiye.cwan.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
联系邮箱:58 55 97 3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