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聚焦

新消息丨劫前的纽约世贸中心

发布时间:2023-04-22 02:39:25 来源: 观察网

作者:杨冠群1950年调入外交部,1951年至1954年派往朝鲜,在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工作;历任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随员、国际关系学院和外交学院讲师、外交部美大司副处长、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领事、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一秘、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参赞、常驻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常务副代表等职。


【资料图】

1983年,我在纽约的任期即将届满。两年余的岁月里,我参观过纽约内外诸多的著名景点,包括帝国大厦、西点军校、华尔街、唐人街、联合国大厦等,唯独从未到过世贸中心,这就像长居北京的外国人,从未登过长城一样,为了避免成为永久的遗憾,我决定在离职前独自踏访一次。世贸中心有南北两座各高110层的大楼,南楼对旅游者开放。我就径奔南楼了。

在前往纽约港“自由女神”岛的渡轮上,作者背对世贸中心大楼请人拍了一张照片。谁也没有想到,若干年后这两座摩天大楼竟会在几分钟内被摧毁。

到了楼前,抬头仰望,果然名不虚传,一座巍峨的摩天大楼呈现在眼前,其气势的恢弘不是本地四五十层的大楼所能比拟的。灰白色的楼体在阳光下闪闪发亮,光彩夺目。它的外壁全部由铝材和玻璃构成,在上世纪70年代初建成时,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了。为了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景象,我摆弄了手中的相机,但怎么也无法把大楼全部捕捉在镜头里,因为它实在过于庞大,即使照下它的上半截,画面上也孤零零的,一座大楼却酷似一块巨大的长方形石碑,没有一点艺术氛围,所以就决定放弃拍照了。

进了楼,出乎意料,底层的大厅相当高大,大约有4层楼高。我本以为高层建筑,每个楼层都比较低矮,真低估世贸中心了。大厅的四墙是一扇扇狭长的玻璃窗,还饰有五彩的窗花,上端成尖拱形,使人感觉宛如置身于教堂之中。门厅里,熙熙攘攘,往来的人大部分是步履匆匆和衣冠楚楚的贸易界大款或白领阶层,同优哉游哉、穿着随便的旅游者形成明显对比。我随着旅游者的脚步,来到了售票处,仅付了2.25美元,排了一会儿队,便进了电梯。

电梯的上升速度甚快,大约1分钟,就从底层到达专供游客游览眺望的第107层。不过电梯没有直达,而是在百层之间换了一次车。在排队和乘电梯的过程中,导游介绍了一些有趣的数字:两座大楼的建设,耗资7.5亿美元,历时7年;两座楼共有2.2万个窗户,106部电梯;有1200家公司,5万人在此办公;每周来大楼办事的客人约8万人,每年接待游客175万人。

跨出电梯,走了几步,就感觉大楼微微有些晃动。定了定神,我意识到这是高层建筑常有的现象。为了抵御风暴和地震的冲击,工程师早已把大楼设计成一个具有柔性的建筑物。大楼的总工程师是日本人山崎实。1993年,恐怖分子曾在南楼的地下车库引爆了炸弹,但大楼未受大的损伤。事后有人说,如果不是由于科学的设计,大楼早已毁了。但最高明的设计师也无法预见大楼会受到大型飞机的人为撞击。结果,几吨航空汽油就把两座大楼烧成160万吨的废墟。半年后,近2000名罹难者的尸体仍无踪无影。

第107层的外圈是一条密封的玻璃走廊。出了电梯,稍走几步,天边之下就出现一片湛蓝。我顾不得店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,三脚两步,抢到大玻璃前。是海洋?不,离大西洋还远。定睛一看,一线长桥像拉链一般锁住了出海口。没错,那就是连接布鲁克林(区)和斯塔滕岛的跨海大桥,我曾路过。说来,这一潭蓝水也就是纽约的内港了。再细加观察,水面上隐现了一丝丝的白条。顺着找去,发现它们是移动中的船只留下的浪迹。渡船往返于曼哈顿和“自由岛”之间。岛上的“自由女神像”隐约可见,但小如一枚翻倒的图钉。如果站在岛上瞻仰女神和她所擎火把,每个游客都会惊叹19世纪民主思想的伟大和法国工艺的精湛,但世贸大厦是20世纪国际垄断财富和最新科技结合的产物,在这庞然大物面前,自由女神当然显得渺小了。

登泰山而小天下。从世贸中心楼顶下望,纽约港内的自由女神像就如同一枚翻倒的图钉,隐约可见。水面上的细白条是渡轮行进时留下的浪迹。

绕到西侧,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马平川和郁郁葱葱的新泽西州。它是纽约许多中产阶级的住宅区,同纽约的闹市区曼哈顿只有一河之隔。这条宽度同上海的黄浦江相当的哈德孙河,贴着曼哈顿岛的西岸缓缓流过,最后注入纽约港,但从大楼俯瞰,它不过是飘落在地面上的一条白绢。

两年后,作者又有机会重登大楼。虽是个晴天,风力不大,作者站在楼顶的栏杆旁拍了一张照片,但底片印出来,横跨东河的布鲁克林大桥仍然模糊不清,纽约的空气污染使然。

走廊北侧的视线多少受到北楼的阻挡,但站在它的东北角,曼哈顿摩天大楼群的空中轮廓一览无遗。其中,鹤立鸡群的当然是高102层、造型美观的帝国大厦。在世贸大楼建成前,它是纽约的最高建筑,也是纽约的象征。记得我少儿时曾看过美国电影《金刚》。这部上世纪30年代的惊险影片,说的是一只在展出中受惊脱逃的巨型猩猩“金刚”在纽约肆虐的故事。今日想来,剧作者没有假想手掌里捏着一个金发女郎的“金刚”捣毁了帝国大厦,从而制造轰动的艺术效果,而是安排这只巨兽攀缘在帝国大厦上,待当局出动战斗机前来射杀。也许从野生动物保护者的角度,这是不人道的,却反映了美国人共有的爱国情结和国家意识。凡在美国工作和生活过的人都能深深体会到它们的存在。

如果走廊的南、西、北侧主要是供旅游者远眺,那么,要看曼哈顿的八街九陌最好就到它的东侧。我走近一直延伸到脚下、稍有倾斜的大玻璃前,探头垂直下望,虽明知没有危险,粗大的栏杆还保护着游客,也不免双脚发软。不是因我患有恐高症,乘飞机的时候,我还经常指定要靠窗的座位,以便俯瞰山川河流、城镇田野。哦,是壁立千仞、如临悬崖的感觉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慌。壮了壮胆,我还是仔细地作了观察。真是“登泰山而小天下”,邻近多座几十层高的楼房,看起来都像是簇拥在世贸大楼的脚下;而深陷于高楼之间、纵横交错的街道则细如量衣的木尺,行驶中的汽车犹如缓慢爬行的小甲虫。稍远一些,隐约可见东河上的两座铁桥。它们是曼哈顿通往纽约市的两个国际机场的必经之道。我着意寻找东河畔的联合国大厦,但未能看到,怕是给别的大楼挡住了。

从大楼上俯瞰曼哈顿的街区,几十层的大厦就好似都拥簇在它的脚下,小汽车就像缓缓爬行的甲壳虫。

110层还设有露天的瞭望平台。天气晴好时,也对游客开放。可惜那天风力过大,为游客安全计,暂时关闭了。失望之余,我就在107层的内圈逛逛商店。其实,它们不过是一些出售旅游纪念品和快餐的小店。上档次的餐馆和商店都在第44和第78层。书蠹最热衷于逛书店。见到较大的一家,我就钻了进去。可惜都是旅游、消遣和社会热门话题的书籍,未有斩获。11时,有便车来接,我就结束此游,带着不虚此行的感觉,匆匆下楼去了。

世贸大厦倒塌后的曼哈顿

(网络图)

2001年9月11日,两声巨响把世贸中心大楼从地球上抹掉了。世界严厉谴责恐怖分子的暴行,也为死难的无辜者深切哀悼。就一座永久性的建筑物而言,28年的寿命(1973~2001年)实在太短了。虽然劫后已经重建,但复制品不再是原件。即使重新设计,大楼浴火重生,也是建在一座2823人的集体火葬场上,只能给未来的参观者悲愤、凄惨和辛酸的感觉。

-end-

图文 |《潮头戏水三十年》

作者 |杨冠群

编辑 |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

关键词

【纠错】编辑:hy001

Copyright © 2001-2019 All Rights Reserved

关于我们 - 版权声明 -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

版权为 国际企业网 www.qiye.cwan.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

沪ICP备2022005074号-17

联系邮箱:58 55 97 3 @qq.com